关于举办第七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通知(校学字〔2017〕46号)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30日发布人: 来源: 浏览次数:

各学院:

   为践行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根据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43号令)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辅导员队伍工作实际,为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高我校辅导员工作内涵,结合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相关通知精神,经研究,决定举办第七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比赛时间

2017年12月7日—2017年12月31日

二、参赛人员

全校专职辅导员。

三、比赛项目

比赛项目分为笔试(包括基础知识测试、网文写作)、主题班会、案例分析、主题演讲、谈心谈话等5个环节,各环节满分100分。

  1.笔试。基础知识测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题型包括:单选题、不定项选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主要考察辅导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信息的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基础知识测试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危机事件应对等相关工作领域的理论和知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和重要文件等。网文写作也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不限字数,不限文体。主要考察辅导员理论素养、文字能力以及网络素养。限时120分钟。

  2.主题班会。采用现场讲解视频录制方式进行。主要考察辅导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和应用以及辅导员围绕大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主题教育和思想引导的能力。限时10分钟。

  3.案例分析。主要考察辅导员分析问题、研判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赛选手现场抽题,围绕案例中的问题本质、解决思路、实施办法及相关启示进行阐述。限时5分钟。

  4.主题演讲。主题演讲采用现场抽题方式进行。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与服务,考察辅导员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限时5分钟。

5.谈心谈话。主要考察辅导员对相关政策、学生特征、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了解把握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及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能力。参赛选手现场抽题,根据题目要求,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开展谈心谈话。限时6分钟。

四、比赛规程

本次比赛规程参考河南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规程及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的项目是笔试和主题班会,笔试由学校统一组织;主题班会由各学院自行组织,每位参赛者需向学校提交8-10分钟班会视频。学校将聘请专家对提交的班会视频进行评定,结合笔试成绩,进行排序公示,取前30名进入到第二阶段的比赛。第二阶段进行的项目是谈心谈话。采用现场谈话方式进行,结合第一阶段成绩,取前12名进入第三阶段的比赛。第三阶段进行的项目是案例分析、谈心谈话和主题演讲,全部采用现场的形式,由学校统一组织。

五、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7名,单项奖5名。学校将向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奖金标准:一等奖每人1500元;二等奖每人1000元;三等奖每人800元,单项奖300元。

六、参赛要求

1.各学院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鼓励和支持辅导员积极参赛,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把组织参与竞赛活动作为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和能力的过程,作为交流经验、创先争优的过程,以赛带训,以赛促建,进一步加强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2.各辅导员老师要高度重视此次比赛,加强学习、积极参赛、认真备赛,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比赛成绩将作为辅导员学年人事考核重要参考依据。

3.请各学院于12月15日前将各位老师录制的班会视频报送至学生工作处(行政楼403室袁军老师处),其它具体比赛时间、地点安排另行通知。




2017年11月30日


上一条:关于表彰第七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获奖个人的决定(校学字〔2018〕1号) 下一条: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校学字〔2017〕45号)

关闭